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研究

2023-10-18 来源:尚车旅游网
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研究

文/王晓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完成,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用好课堂这个主战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形,转变思路,创新观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铁道机车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求,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念。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铁路机车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合铁路行业工作的技能型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人才,需要学生实践技能强,能适应铁路行业的需求,他物无声。

们的专业技能让其对铁路作出更多的贡献,但用之不当也一、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能给国家带来危害,因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就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要提高像两条平行线,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承担着学校的公共课程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才能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呢?

教学,在教学中很难顾及学生的专业背景,专业课教师注1.教师自身方面

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兼顾不够,因第一,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

此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招聘的教师大部分为专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课程思政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自身的学习更加偏向于理论研究和设计研发,教学的的创新,科学地运用课程思政的思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偏向于技术和应用,因此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和实和课程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施者,需要对课程思政教育烂熟于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使课堂教学更大程度地发挥育的思政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要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人的作用;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政和显性思政共同作用的结态,了解行业内的典型事迹,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充实专果,课程思政以传统的思政课程作为媒介,使新时代的思业资源。同时,要搜集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和身边的优秀案例,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融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铁道机车专业教师要加强课程为一体,实现全程育人、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思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要经常交流心得和经验,切二、高职院校如何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

实做到以德育人,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能力。对于每门课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能更应该有不同侧重点的思政内容,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经验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就需要贯彻并且落交流、参加讲座、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实好“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高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政水平,以满足新时代对教职院校各门课程中,专业课程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只师教学的新要求,做到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有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大2.学生方面

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愿意尝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录入的学生分数试新的事物,需要培养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线偏低,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要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高,以高职院校铁道机车专业为例,本专业培养面向铁路和肯定。铁道机车专业的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局、地方铁路公司及铁路工程部门等企业,从事机车乘务、劳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机车检修等工作,具备从事机车领域运用、检修、技术管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理的能力,具有资料查阅、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解决问劳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丝题策略、制订工作计划、获取信息、判断、运用理论知识不苟的职业素养。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将思政教等方法能力,具备团队合作、交流、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要树立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端正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以及自主创习态度,正确对待学实习和工作,加强岗位责任感,吃苦新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

耐劳,满足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47

3.教学方面

(1)要处理好课程和思政的关系

课程思政,强调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课程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每一门课程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挖掘并突显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以铁道机车专业为例,该专业课程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机车总体、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等多门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同步提高。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随着时代变革,需要立足专业学科优势,提升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铁道机车专业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职业归属感。(2)要注重铁道机车专业课程中德育素材的选取铁道机车专业课程中德育素材的选取是以铁道机车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设计逐步完善,需要结合各门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思政内容具体细化,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通过介绍铁道的发展历程及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介绍机车运用、机车检修实际工作情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岗位精神;通过介绍王小卫、王雅芸等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案例,增强榜样的力量[1]。(3)重视课程思政具体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融入课程思政,结合现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在网络平台上传预习资料,讨论话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课上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将真实的案例贯穿于爱国情感恶露的教育,真实的案例以情动人,感染学生,使学生正确把握专业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铁路机车运用,机车检修行业,无数的工作者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主创新,才有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牢记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责任,为铁路的高速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在课堂中加入时政案例,使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结合,传递育人理念。在课堂引上用思政元素,可以激励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的决心,让学生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课后进行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和老师经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和总结,巩固课堂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教师教育学生养成

(责任编辑:姜秀靓)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重视资源共享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通过将一门课程的思政设计教学作为案例,在实施过程中,探索方法与经验,并将其推广到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中,融会贯通,实现课程思政层面的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借鉴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充实本专业的思政资源库。推广性的研究有助于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脉相承,能够真正地做到课程与思政的有效结合。

(5)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思政

互联网是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将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相结合,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加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的动态,因此将互联网+运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使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的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课程设计中要课程思政作为主线,丰富学生的思想观和政治观,用互联网技术为设计做铺垫,并在其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思政为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铁道机车专业的专业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脉传承。

三、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

实施课程思政以来,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发言、抢答、讨论的人数明显增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四、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自己院校的“课程思政”方案,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实施的最佳效果。铁道机车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在知识、态度与技能方面具备从事铁路工作能力的人才。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多重结合,是培养具有铁路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结合铁道机车课程特点,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时事要点、实际案例等思政元素,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构建课程育人 体系。

【参 考 文 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

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4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